“我好像没那么想做臣服者了。”说出这句话时,失望在心底蔓延。我渴望这份臣服,可感觉却消失了。

那是复活节假期,我们隔着手机对话。她在工作,我知道这时说不合时宜,但这个念头啃噬我一周多了。若不趁她清醒时开口,等她下班回家,恐怕更难交流。而我急需倾诉。
“我不知道为什么,” 我接着说,“只是现在感受不到满足。”
懊恼之余,我曾揣测:或许这段关系的 D/s 部分只是一时兴起?难道是我成长了,所以厌倦了?虽明白没了它,我们的关系根基仍在,但也清楚正是这份臣服,让远隔重洋的我们如此亲密。我不愿厌倦臣服,不想让它成为昙花一现,只想重新找回每日做她乖女孩的满足感。
这矛盾恰恰证明:我并非想舍弃 D/s 关系,即便此刻我声称缺乏臣服状态,且已持续一段时间。
她让我花几天反思哪些互动有效、哪些无效,再汇报。于是我在日记里写下长篇反思,搁置一天半后重读修改,才发给她。她认真考虑了我的反馈,调整了我们的互动方式,这让我重获满足。
关系的动态时常需要评估与校准,这对相互承诺的人而言是自然且健康的过程,不容忽视。但对 D/s 关系的参与者来说,这个过程却令人望而生畏。尽管 D/s 关系本质上与普通关系无异,但其权力动态为复杂的人际互动又增添了多重维度 —— 参与者不仅要处理情感层面的问题,还可能需遵循特定的相处规则与沟通模式。
由于 D/s 动态常被误解,对关系某些方面的不满,可能会被误读为想退出圈子或彻底丧失热情。有时确实如此,但多数情况下,这或许只是信号 —— 你已准备好探索臣服的新面向、发掘新兴趣、突破原有界限。这就像生活中的其他领域:总在同一家餐厅吃同样的菜会腻,反复读同一本书会失去新鲜感。表达内心想法,才能发现新可能,或重拾因关系重心转移而被淡忘的美好。
接受生活中的改变本就不易,而调整与亲密之人的互动模式,更令人恐惧。当变化来临时,花时间审视自己的应对方式尤为重要。
你会拥抱变化,还是选择逃避?个人兴趣的演变与成长,如何与 D/s 关系相融?
最新评论
??
嗯
我也是这样想的
额
专业,很透,符合这个事。
哈哈哈
过两年了,还要吗(○゚ε゚○)
偶然考古,受益匪浅,请问有任何人任何渠道能认识一些同好吗,虚心请教一下,希望能有机会被看到!!!